小哥说茶

您好,欢迎光临小哥说茶!

都匀毛尖的制作工艺

2024-11-17 10:39分类: 绿茶 阅读:

 

都匀毛尖之所以能在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,深受茶客喜爱,除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和精心采摘的优质原料外,其精湛考究的制作工艺更是功不可没。以下将详细介绍都匀毛尖的制作流程,展现这一传统名茶背后的匠心与技艺。

摄图网_601662573_翠绿茶叶(非企业商用).jpg

鲜叶摊放


  • 目的及原理
    采摘回来的都匀毛尖鲜叶,首先要进行摊放处理。这一环节至关重要,其目的在于让鲜叶适度失水,散发部分青草气,同时使叶片变得柔软,便于后续的杀青工序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。鲜叶在采摘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热量和水分,通过摊放,能够调节其内部的含水量和生理状态,为后续加工奠定良好基础。
  • 操作要点
    将采摘后的鲜叶均匀地摊放在干净、通风良好且阴凉的竹匾或篾盘上,摊放的厚度通常控制在 2 - 3 厘米左右,避免过厚导致鲜叶发热、呼吸不畅而影响品质。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的含水量、天气状况等因素有所不同,一般需要 3 - 5 个小时左右。在此期间,要不时地翻动鲜叶,使其失水均匀,保证整个摊放过程中鲜叶状态的一致性。

杀青


  • 目的及原理
    杀青是都匀毛尖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工序,它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,制止多酚类物质的氧化,防止茶叶发酵变红,从而固定茶叶的绿色,同时,还能使茶叶的香气初步形成,并散发掉一部分青草气。通过杀青,让茶叶的品质特征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,为后续的揉捻、搓团提毫等工序做好铺垫。
  • 操作要点
    杀青多采用传统的锅式杀青或现代的滚筒式杀青机进行。锅式杀青时,需先将锅体烧热至 150℃ - 180℃左右(根据经验判断锅温,比如看到锅底微微泛红即可),然后投入适量摊放好的鲜叶,每锅投叶量一般在 0.5 - 1 千克左右。鲜叶下锅后,要迅速用双手或特制的炒茶工具进行翻炒,先闷炒(让鲜叶在锅内短时间不翻动,利于升温)后抖炒(快速翻动鲜叶,散发水汽和热气),交替进行,整个杀青过程大约持续 4 - 7 分钟,直至鲜叶变得柔软,颜色由鲜绿转为暗绿,且手握鲜叶时稍有粘性但不粘手,青草气基本消失,茶香初显,即为杀青适度。


若使用滚筒式杀青机,需提前调节好机器的温度、转速等参数,将鲜叶匀速投入进料口,鲜叶在滚筒内通过螺旋导叶板的推动,不断翻滚受热完成杀青,同样要关注杀青程度的把控,确保杀青效果达到最佳。

揉捻


  • 目的及原理
    揉捻工序旨在通过外力作用,使茶叶初步成条,同时进一步破坏茶叶细胞组织,挤出部分茶汁,利于茶叶内质在后续工序中的转化,增加茶叶的滋味浓度和香气成分,并且塑造出都匀毛尖紧细卷曲的外形特征。
  • 操作要点
    杀青结束后的茶叶需趁热进行揉捻,可采用手工揉捻或机械揉捻的方式。手工揉捻时,将杀青叶放在干净的揉捻台上,用双手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揉捻,力度要先轻后重,轻重交替,揉捻过程中要不时地抖散茶叶,避免茶叶结成团块,影响条索形状,整个揉捻时间大概在 8 - 12 分钟左右。


机械揉捻则是将杀青叶放入揉捻机内,调节好揉捻机的转速、压力等参数,通常先以较低的压力揉捻一段时间后,再适当增加压力,保证茶叶能够被均匀地揉捻成条,一般揉捻总时长在 15 - 25 分钟左右。揉捻完成后,茶叶应形成条索紧细卷曲、略有扭曲的形态,且茶汁附着在茶叶表面,外观上已初具都匀毛尖的雏形。

搓团提毫


  • 目的及原理
    搓团提毫是都匀毛尖制作中独具特色的一道工序,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凸显茶叶的外形与提升香气。通过搓团的动作,让茶叶进一步卷曲成 “鱼钩” 状,同时使白毫更加凸显出来,并且在这个过程中,茶叶的香气会进一步发展与升华,使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更加鲜明,内质与外形达到更高的品质标准。
  • 操作要点
    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在手中,双手掌相对,轻轻搓团,力度要适中且均匀,避免茶叶破碎。搓团时,要使茶叶在手中不断滚动,逐渐形成卷曲的形状,同时白毫会因外力作用而更加显露。每次搓团的茶叶量不宜过多,以方便操作和保证形状均匀。搓团后,将茶叶散开,稍作停放,让热气散发,如此反复进行,整个搓团提毫过程大约需要 15 - 20 分钟,直至茶叶外形达到紧细卷曲如鱼钩、白毫满披的理想状态,且香气愈发浓郁清高。

烘焙


  • 目的及原理
    烘焙是都匀毛尖制作中决定茶叶最终品质和香气风格的重要环节。通过烘焙,利用热力作用,使茶叶进一步失水干燥,固定茶叶的外形,同时促进茶叶香气的形成、发展与转化,使茶叶的滋味变得更加醇厚,还能起到杀菌、延长茶叶保质期的作用。
  • 操作要点
    烘焙通常分为初烘、摊凉和复烘三个阶段。初烘一般采用炭火或电烘箱进行,温度控制在 90℃ - 100℃左右,将搓团提毫后的茶叶均匀地摊放在烘焙器具上,厚度约 3 - 4 厘米,烘焙时间大约为 10 - 15 分钟,期间要适时翻动茶叶,让其受热均匀,待茶叶达到七八成干,手捏茶叶有刺手感,即可结束初烘,然后将茶叶取出进行摊凉。


摊凉的目的是让茶叶内部的热量和水分分布更加均匀,避免因内外温差和湿度差过大而影响复烘效果,摊凉时间一般在 30 - 45 分钟左右。


复烘时,温度需适当降低至 70℃ - 80℃,将摊凉后的茶叶再次均匀摊放进行烘焙,这次烘焙时间相对较长,大概需要 25 - 35 分钟,直至茶叶含水量达到 6% 左右(通过经验判断,比如茶叶变得干燥脆硬,轻折易断,且香气清高持久,即为复烘适度),都匀毛尖的制作便基本完成了。

拣剔与包装


  • 目的及原理
    经过前面几道工序制作完成的都匀毛尖,可能还会存在一些不符合品质要求的杂质、黄叶、老梗等,拣剔工序就是要通过人工或机器筛选的方式,去除这些影响茶叶品质的杂物,进一步提升茶叶的纯净度,保证消费者品尝到的每一口茶都是高品质的。包装则是为了保护茶叶,防止其受潮、氧化以及受到异味污染,延长茶叶的保存期限,同时也便于茶叶的储存、运输和销售。
  • 操作要点
    拣剔环节可采用人工拣剔或色选机等设备进行。人工拣剔时,工作人员会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,凭借肉眼和经验,仔细地将茶叶中的杂质、不合格的叶片等挑拣出来;色选机则是通过识别茶叶的颜色、形状等特征,自动将不符合标准的茶叶分拣出去。


包装方面,要选择密封性好、防潮性强且符合食品包装安全标准的材料,如铝箔袋、铁罐等。先将拣剔后的都匀毛尖按照一定的规格称重,然后装入包装材料内,密封好,再贴上相应的产品标签,注明茶叶的品种、产地、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,这样,一盒盒高品质的都匀毛尖就可以进入市场,供广大茶客品尝了。


总之,都匀毛尖的制作工艺是一个环环相扣、精细而严谨的过程,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制茶师们的匠心与智慧,只有严格把控好各个环节,才能制作出香气清高持久、滋味鲜醇回甘、外形美观独特的都匀毛尖茶。


郑重声明:喝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
上一篇:都匀毛尖的采摘之道

下一篇:都匀毛尖的功效:杯中珍品的健康奥秘

相关推荐

关注我们

    小哥说茶
返回顶部